丁学良:中美交流的历史性赤字
不明白播客
More Info
不明白播客
丁学良:中美交流的历史性赤字
May 25, 2024 Season 1 Episode 97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1949年8月中共建政前夕,毛泽东曾发表过著名的评论文章《别了,司徒雷登》,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历史性赤字,此后两国关系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一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 两国关系才开始解冻。

过去五十多年中美关系起起伏伏,但两国之间的经贸、学术、文化交流一直没有中断。 但最近几年,中美交流再度出现了历史性赤字。美国来中国的留学生人数骤减,去美国留学的中国人也开始减少,两国间的经贸关系也大幅降温。

此外,皮尤研究中心5月1日公布的一项数据显示,81%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其中43%的人对中国持非常负面的看法。而2006年只有29%的美国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中国方面虽然没有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近几年好几部中国票房最成功的电影都是关于包含中美交战的朝鲜战争的。

中美之间的交流为什么会再度进入历史性赤字?今后还会继续恶化吗?这项赤字会对两国关系和两国自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期我们邀请了政治社会学家丁学良来分享他的观察和见解。

丁学良是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 他1984年赴美国留学,199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智库工作过。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比较现代化、全球化与国际竞争、公共治理、转型社会的政治经济等。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模式:赞成与反对》和《中国经济再崛起》等。

文字版:bit.ly/bmb-097-txt 

时间轴:

2:07 丁学良刚到美国留学时美国方面的热情
4:18 初到美国的丁学良向美国国务院提了什么建议?
10:27 中美交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降温的?
13:33 美中贸易战如何引起美方多年对中方的不满爆发?
17:03 为什么近年美国到中国交流的学生人数骤减?
21:59 中方决策层表示未来五年愿意邀请五万名美国留学生,但为什么美方反应并不热烈?
23:5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时提出中国需要创造自由开放的学术讨论条件,丁学良认为北京会接纳吗?
29:05 丁学良还认为未来的中国会更加开放吗?
30:56 丁学良如何看待互联网上对美国的负面情绪?
35:25 中国经济过去的繁荣多大程度上获益于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往来?
39:04 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对丁学良带来的正面影响
39:56 中美关系滑坡最大受益者是谁?
43:27 中美关系恶化如何影响在国内的普通人?
50:47 嘉宾推荐

嘉宾推荐:
1.《美国与中国》(1979) 费正清 著
2.《李慎之与美国所》(2020) 李慎之等 著
3.《毛泽东最后的革命》(2006) 马若德 / 沈迈克 著


官网:bumingbai.net
推特:@bumingbaipod
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